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掘港解放之战

点击:时间:2025-02-13
掘港解放之战
顾瑞芳
 

掘港位于江苏南通如东县东部,历史上是军事重地。1948年3月15日,掘港解放,成为南通地区最早解放的县城。
1945年8月中下旬,如东县(原名如皋县)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相继收复了掘港、马塘、栟茶等日伪据点,战后人民重建家园。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于1946年6月发动了全面内战。11月,国民党军队3个团的兵力分头侵犯掘港、岔河、马塘等地。如东军民奋起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国民党军队随即撤走。1947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还乡团配合下向如东大举进犯,实行“清剿”,先后侵占了岔河、马塘、掘港、丰利、栟茶等大小集镇,构筑据点57处之多,掘港据点最大、最坚固,据点主体是土山,土山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高十几米,四面环河被国民党政府南通绥靖公署称为“苏北模范工事”“固若金汤”。
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保卫家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如东人民勠力同心,并肩战斗,对国民党军队进行英勇还击。1947年3月22日,苏中军区第九分区司令员梁灵光带领400多士兵首次攻打掘港,与敌激战一昼夜;4月28日,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一旅第九十二团和第九分区第七团特务营第二次攻打掘港,激战一夜;12月27日,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一旅一千多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第三次攻打掘港,激战2昼夜,三次攻打掘港达到打乱敌人“清剿”部署的目的,但均未能攻克敌土山核心据点。
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第31旅连克通榆线富安、安丰、梁垛以及东台城外的二女桥、西溪等敌据点后,敌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极为恼怒,将正在东沟、益林地区“扫荡”的整编第四师南调,把“清剿”第一、第九分区的整编第二十一师也由掘马、启海线西调海安,企图南北策应,以解东台之危。第十一纵队司令员胡炳云、政治委员张藩、参谋长段焕竞等决心以第三十一旅南下第九分区,第一步攻占掘港,并会同九分区第七团相机歼灭由金沙、石港东援之敌一部。部署是:以第九十一、九十二团分别从掘港东、东南和西、西南方向攻击,以第九十三团打援。
1948年3月13日至15日,第31旅配合第九分区和地方民兵第四次攻打掘港,全歼顽敌。这次攻打掘港,我军势在必得,首先攻克丰利、马塘、岔河镇及这些镇邻近的乡村据点,扫清外围,做好一切总攻准备工作。3月4日,县区发动了掘马北区和岔南区8个乡千余群众筑拦河大坝,切断如皋到掘港的主要航道,阻敌援兵,断敌逃路。3月9日,如东警卫团在通如支队、九分区特务营的配合下,攻克双甸,使掘港守敌更加孤立;如东敌战区情报站站长张权派侦察员混进土山,搜集第一手情报,摸清土山核心工事的构筑和火力配置情况,绘制兵力部署详图,提供给主攻部队,为攻破土山提供重要情报;如东县委县政府在掘港、掘东、掘马北等地区动员组织区队、民兵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组织3.5万余人,参加战勤工作。
3月13日12时,第九十二团部队从双灰山出发,向掘港进军。13时30分,第九十三团由徐家庄一线出发,经花市街、顾家庄到达环镇(掘港西南1.5公里)一线,负责攻击马塘方向来援之敌,并待命会同第九分区第七团攻击金沙、石港援敌。第九分区第七团位于野营角一线隐蔽集结,担任攻击金沙、石港援敌之任务。九分区特务营位于晒盐场一线,准备阻击三余镇援敌。晚上九时,第九十一团部队进入攻击阵地,进行土工作业。第九十二团因雨天路滑,于3月14日1时进入阵地。第九十一团由东、东南主攻,第九十二团从西、西南主攻。
14日6时30分,第九十一团与第九十二团在扫清外围后,同时突入街区,随部队进街的民兵徐金山、沈仁祥与部队首长在一起,既当向导又当“参谋”。狡猾的敌人大部退守土山,收起吊桥,凭险顽抗。十时在完成对土山守敌的包围后,第九十一团奉命撤至街南巴斗山、白王庙一线隐蔽集结待命。
部队各级领导对这一仗十分重视,指挥部设在土山河南一幢房子里,第三十一旅旅长朱云谦担任总指挥。纵队调来2门山炮,并给突击队发钢盔。3月15日凌晨,九十二团炮连进入阵地,在土山南面挖好工事,架好炮,指挥位置设置在屋顶上,能见度极好。纵队调来的2门山炮,直接架在敌人河对面一幢房子里。全团集中16门八二平射炮,23挺重机枪,加上所有的六〇炮,轻机枪火力,指挥部把九十一团的重机枪也调来支援。为把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充分,团首长检查指导总攻前准备工作,团长徐光友亲临第一、二营组织指导突击队。副团长李力群检查架桥时,发现战士们穿过芦苇丛下水后,腿就被敌人放在河里的滚钩钩着动弹不了,鲜血直往外流淌。他命令停止进攻。指挥部旅长朱云谦、旅参谋长周建平等即召一营营长陆俊义汇报派人探测坝头吊桥处水深情况,研究架桥问题。陆俊义表示,即使不架桥也可蹚过河去,请首长放心,一营一定完成任务。这样总攻时间就推迟至16时30分。
3月15日,时针指向16时30分,指挥部发出了战斗号令,三颗红色信号弹凌空飞起。顿时,九十二团集中所有的八二大炮、六零炮、掷弹筒、轻重机枪一起开火。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轰击,整个土山硝烟滚滚,尘土飞扬,土山外层地堡大部被摧毁。紧接着在机枪和炮火掩护下,第一连爆破组朱宁先、陈福如抱着炸药包冲上去,迅速炸掉东坝口上的鹿砦,扫清冲锋路上的障碍。架桥组刘庆广等5人迅速冲到坝头那边正在架桥,冲锋号响起了,突击队班长王宗恒不等桥架好,就率全班12名战士冒着敌人疯狂的火力勇猛地跃过壕沟占领坝头前沿碉堡,用12支汤姆冲锋枪击退反扑的土顽。二连、三连、四连战士从突破口冲上土山,以集束手榴弹杀伤圩墙内敌人。但在敌交叉火力下,三次突击均受阻,伤亡较大,战士们前仆后继英勇冲锋。随即,第二、第三营先后冲上土山阵地,占领交通壕,守敌纷纷向纵深工事内退缩。经过激烈巷战,肃清了土山外壕内残敌。各连即组织战斗小组,沿壕严密的搜索前进,用炸药包、手榴弹送入射孔消灭顽敌,占领暗堡,把敌人逼进核心坑道里。在攻击土山核心坑道时,敌人拼死抵抗,第一营突击队遭到土山高屋侧射火力阻击,副营长陈仪荣中弹牺牲,二营四连突击队队长、政治指导员施文道在小炸药包开道冲入地道口时腹部中弹。在坑道口我军不时遭到敌人暗堡火力杀伤,第二连连长沙飞龙令第二排排长范宗良带一个班向坑道冲击,机枪手蔡起明在坑道口架好机枪,就被暗堡里火力击中而牺牲。副连长许金山即令五班用手榴弹、炸药包猛轰坑道口,未待爆炸声响,他也中弹牺牲。战士们大呼“冲啊”“冲啊”跃进了坑道,但刚冲进几步,又被第二个暗堡里的火力夺去了他们年轻的生命,一些士兵相继倒下。团长立即决定改变战法,采取堵塞敌地道口和射击孔,再向内投手榴弹、小包炸药和烟熏等办法,营长陆俊义指挥大家把敌人用以筑工事的棉花包搜集起来,抱来一捆捆稻草,堆在坑道口内,点上火,用棉花包推进去把坑道口塞好,让火焰蹿进去,暗堡里的木板、棉絮着火燃烧,浓烟弥漫,熏得敌人喘不过气来,一批批敌人从洞口爬出来举起双手缴枪投降,有一股敌人一出洞口就跳入河中,企图向西北逃跑,刚爬上岸,就被扼守在土山北侧的民兵、区队和主力部队1个连将他们有的击毙,有的活捉。一部分死不投降的顽敌窒息在坑道内,匪首王宗林也埋葬在坑道内。国民党江防第二线彻底崩溃。
这次战斗,总攻1小时,歼灭国民党如皋副县长兼掘港区区长第二纵队长王宗林和国民党留守处新闻室主任以下(区自卫队3个机动中队、三青团分队、垦区队、21师436团留守处人员)千余人与匪化人员千余人,缴获八二炮2门,轻重机枪30余挺,步枪800余支,掷弹筒3个,美造汤姆式冲锋枪4挺,短枪40多支,还有大量弹药及军用品。民兵们也缴获60余支步枪,3支手枪及很多弹药,并搜出隐藏在各个角落的敌人50多个。这一仗,九十二团也付出了190名指战员的鲜血与生命的代价。
16日晨,掘港附近万余群众扛着钉耙、铁锹,从四面八方涌向土山,捣毁工事,连续十多天,将十米多高的土山夷为平地。
掘港解放,红旗插上了土山顶。如东县县长徐可琴、副县长魏志田签发《如东县政府布告》,掘港人民获得新生,翻身当家作主人。人们笑着跳着,欢呼胜利,大街小巷充满着解放的喜悦,随着胜利的呼声。掘港解放为1949年1月28日如东全境解放奠定了基础,人民解放军在如东大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红色足迹。
我们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今天,回望掘港解放的历史,领悟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领悟军民是胜利之本,领悟我们所走的幸福之路是革命先辈和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深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坚定不移跟党走。我们要跟着习近平主席学历史,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发扬光荣传统,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

 
作者:如东县新四军研究会  顾瑞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