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80年前的军民反据点斗争 开启南通县抗战的崭新

点击:时间:2025-02-13
80年前的军民反据点斗争 开启南通县抗战的崭新局面
陆子森
 

1943年春,日伪在苏南“清乡”部分得手后,就将“清乡”的重点转移到我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苏中四分区(其范围约近一半为南通县区域)扼长江之要冲,是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前哨阵地,物产丰富,加之滨江临海,易于分隔封锁,故日伪将其列为在苏北“清乡”的首要目标。
这年夏,日伪分兵占领了四分区城乡大小集镇。并在各地构筑据点,控制主要交通线,把根据地分割成了许多小块,“清乡”区内的据点短时间由43个增加到99个。日伪依托据点,频繁出动“清剿”。只要有一处报警,邻近据点里的部队便立即出动,分进合击,对我实行围歼,同时,在据点附近推行伪化措施,强编保甲。日伪“兜搜机动队”还经常不分早晚从据点出发,进行奔袭合围,疯狂抓捕杀害我坚持原地斗争的军民。
反掉这些像苍蝇屎一样粘在四分区地图上的大小据点,成为摆在四分区军民面前的紧迫斗争任务。
揭开序幕  攻坚拔除海晏据点
1944年春,粟裕率领的新四军一师部队在苏中发动的军政攻势中,连续攻克了30多个日伪军据点,为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形势。
为了彻底粉碎日伪的罪恶阴谋,四地委根据中共苏中区党委的指示,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反击日伪的主客观条件,作出了关于开展夏季对敌全面攻势的指示,明确要求全区军民,在1944年6、7月间,开展夏季全面攻势,打破日伪“清乡”成功的幻想,运用一切手段和各种战术,大量攻占敌人力量薄弱的据点,狠狠地打击日伪军。新四军一师三旅主力同各县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迅速贯彻地委的决定,一个以军事胜利为先导的反据点斗争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5月19日,新四军一师三旅主力突破封锁线,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一举攻克了如皋县(时如东县还未分出设立)境内的童家甸据点,同时全歼二窎据点来援的日军“机动队”。这一战斗的胜利,揭开了反据点斗争的序幕,吹响了反击日伪的号角。
面临反据点斗争的有利形势,南通县党政军民各级组织,迅速作出了全面掀起夏季攻势的新部署。南通县警卫团在伏击九门闸之敌以后,于6月13日打了一次攻坚战——拔除海晏镇据点。
海晏镇据点是日伪插在黄海边上的一顺钉子,守备兵力不多,交通不便,孤立难援,加之据点内又有我们的内线密切配合,具备拔除条件。因此,县团决定强攻,力争全歼守敌。这一仗虽然打得很艰巨,但取得了全胜,全歼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排,南通县警卫团第一次缴获了“九六式”机枪一挺(这种机枪为当时日军使用的新式武器之一),还有掷弹筒和许多枪支弹药等。这一攻坚战的胜利,打破了日伪对“清乡”区沿海南北通道的封锁,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打开了南通县反据点斗争的局面。
海晏镇战斗之后,各区、乡民兵游击战日益活跃。三余区民兵围困三余镇据点,袭扰日伪。余西区民兵在横板桥伏击东社出扰之敌,歼灭泽田小队日军五人。余西区队配合县团一个排,在同兴灶聚歼白龙庙据点下乡骚扰的伪警察一个排,逼走了白龙庙据点的日伪军。县团七连还在掘(港)马(塘)南的莫家园伏击日伪……一个群众性反据点斗争的浪潮开始席卷通中、通东地区。
   挥戈西进   边缘地区局面一新
海晏镇攻坚战后不久,为了加强边缘区的反据点斗争,中共南通县委决定县团挥戈西进。
通西地区,紧靠南通城。除城里盘踞着强大的日伪外,四周有不少卫星据点,另外还有二十多个伸向农村腹地的梅花桩据点(包括汤园地区)。这一地区敌我争夺相当激烈。原来在这里坚持斗争的只有通如独立营王锦荣的一个连队(原是通西独立营主力)。这个连队经过多次战斗考验,战斗力很强,在反伪化斗争中,他们曾围困于家桥据点,并一度逼走了新坝据点之敌。县团到达通西之后,在独立营和区队武装的紧密配合下,连战皆捷:
一是牛桥子伏击战。新坝据点在四安据点北十余里,驻有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排,县团决定拔掉这个据点。正当围攻新坝据点时,县团得悉四安据点的一个小队日军连夜来援的情报,为了歼灭来援之敌,县团随即调整部署,一面继续围困据点,牵制日伪;一面把七连一部调到牛桥子南一里处进行阻击,七连另一部和独立营连队调到侧翼,做好两面夹攻的准备。晚八时许,当日军进入我伏击圈时,阻击部队和在侧翼的部队同时出击,围歼了日军一个小队,缴获了日军的“九六式”机枪和掷弹筒等武器装备。这是县团进入通西后的第一次战斗,首战告捷,对部队和群众鼓舞都很大。
二是东岳庙攻坚战。东岳庙据点是日伪安插在汤园地区的重要钉子之一,这里驻有一个排的伪军,对我军活动威胁很大。县团派参谋长贾鸿钧同志指挥通如独立营拔掉这个钉子。那天晚上,乘着夜幕,部队迅速接近据点,准备奇袭,不料被敌发觉,不得不采取措施强攻。伪军企图用火力压住我部队,县团针锋相对,组织火力封锁伪军的枪眼,打得他们头也抬不起来。伪军龟缩在碉堡里,拒不投降。副排长李锡芳迅速地埋好地雷,对着伪军喊:“缴枪不杀,不投降我们就炸掉你们啦!”不见伪军回音,只听“轰”的一声,碉堡被炸开方桌大一个窟窿,伪军顿时乱作一团。接着我部又是一阵猛烈的射击,打得伪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乖乖地投降了。
三是何家桥战斗。何家桥位于阚家庵与西亭两敌据点之间。日伪经常从通城派出机动队沿运河线进行流动“清剿”。10月13日侦察得悉,两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排的伪军,已经到了阚家庵,第二天窜犯西亭。县团决定由八连和独立营在何家桥伏击这股敌人。
是夜,我方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伏击地域,并封锁了消息。第二天9时许,到达何家桥的日伪军,由于进行了火力搜索,故未进入我伏击圈。根据当时情况,县团决定调整部署,打他个措手不及。由独立营从敌背后突然开火,八连一部分向日伪冲击,一部分从侧翼迂回围歼。全体指战员发扬了英勇顽强、近战歼敌的战斗作风,与日伪军展开了肉搏战。激战不到一小时,全歼日伪。八连和独立营各缴到一挺“九六式”机枪和一个掷弹筒。战斗中,张志堂同志一人就拚杀了五个日本兵,战后被评为战斗英雄。这次战斗,是南通县警卫团在通西地区对敌打击最大的一次歼灭战,使日伪大为震惊。
此后,南通县警卫团在五里树、陈家桥、韩家老园、陆观音堂、西方乡、丁涧店、杨曹乡等地不断寻找战机,连续攻克、逼退了肖场池、栾家甸、横港桥、金家庄、三角渡、季家园等据点,打得日伪军顾此失彼,惶惶不可终日。通西地区出现了对我有利的大好形势,使南通城的日伪军更加孤立。
挺进通海  日伪已成强弩之末
10月,秋季军政攻势已进入高潮。为了进一步开辟边缘区的反据点斗争,南通县警卫团参谋长贾鸿钧同志率领八连迅速挺进通海地区。
通海是南通城日伪控制海启地区的跳板,是敌我必争的战略要地。日伪重兵驻守,斗争尖锐残酷。在反“清乡”斗争初期,我方只能坚待隐蔽斗争。1943年9月,县团派三营教导员王金山(舒湘)同志带领九连与通海短枪队合并组建了通海大队。到了1944年初,通海工委和行署恢复,接着区政权也逐步恢复。不久,在通海大队的基础上组建了通海总队,各区队武装也相继建立,由此公开的武装斗争逐步展开。到了下半年,通海总队与区队配合,曾多次袭击侯家油榨、竖积港、老洪港等据点和张芝山出扰之敌。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通海武装所处斗争环境依然险恶,反据点斗争的局面未能完全打开。
县团部队到达通海地区后,受到当地党政军民的热烈欢迎。贾鸿钧同志与通海总队长崔德耀同志分析敌情之后,决定摧毁川港镇据点,以打击日伪的嚣张气焰。
川港镇据点驻有一个排的伪军,扼守在通启公路线上,它把通海地区分割成路南、路北两块,对我方行动形成很大障碍。10月26日晚,部队运动到川港据点脚下。按照预定的作战方案,以通海总队为警戒,由县团八连负责主攻。战斗打响以后,八连几挺机枪一起开火,严密地封锁了敌人的火力,战士们迅速地逼近据点,占领了碉堡周围的防御阵地,解决了一部分伪军。其余的伪军见势不妙,退缩到碉堡里负隅顽抗。由于我部队没有攻坚武器,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我方一面宣传俘虏政策,一面采用火攻,点燃柴草和辣椒,浓烟烈火直冲碉堡,熏得伪军涕泪俱下,呛得气也喘不过来。他们不得不求饶:“别打枪,别烧了,我们投降。”接着一个个举着枪从碉堡里钻了出来。当地民兵随即将碉堡彻底平毁。
这一战斗,全歼伪军一个排,伪军排长被击毙,三十余名伪军被俘。我缴获机枪一挺,掷弹筒一个,长短枪二十四支。县团主力第一次出现在通海,又拔除了川港据点,通海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新四军主力来啦!”“日伪的寿命不会长啦!”日伪受此打击后,龟缩在其据点里,不敢轻易出来危害人民群众。通海地区的反据点斗争,自此广泛开展起来了。
秋后,通海总队和汇通区队不断出击日伪。如在管家木行打伏击,击毙海一区伪区长王新申,俘伪军警二十余人。又在大安港打日军快艇,把快艇上的日军全部消灭。冬天,通海总队在紫琅区队的配合下,攻进南通城郊的八厂据点,重创守敌。年底,日伪集中七百多人,对我通海地区进行了为时七天的报复“扫荡”。县团针锋相对,再次挺进通海,深入敌人腹地,袭击小海、天补两据点,活捉日军小队长伊十,毙日军多名。此后,日伪军己成强弩之末,一蹶不振了。
夏秋攻势  军民协作捷报频传
在以反据点斗争为中心的全面攻势中,南通县警卫团不仅积极作战,拔除据点,摧毁碉堡,而且积极支持区队武装和地方发展民兵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7月上旬,南通军民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破击运动。1、2号两天,通中、通西两地区群众五千余人在部队的掩护下,对南通城周围的公路进行了大破击,断绝了通城的电源,使通城三夜处于黑暗世界,日伪“清乡”首脑机关一片恐慌。伪方人员纷纷说:“清乡’‘清乡’,新四军清到城里来了。”金沙和骑石等区也发动了民兵和群众大搞破击战,将金沙至掘港,金沙至滥港桥,石港至骑岸的公路和大路全部破坏,沿途电话线统统剪断,骑石区一夜间,把几十个伪瞭望哨拆光、烧光,有效地切断了日伪据点之间的联络……这些,都为我方开展反据点斗争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为配合和支援我主力部队作战,各地群众性的游击战十分活跃,打埋伏,摸岗哨,袭扰敌人,围困据点,采取各种方法打击敌人。7月25日,当县团袭击新坝据点时,石港日寇出动增援,沿途遭到我民兵层层阻击,狼狈不堪,只好抬着死尸逃回。当晚,阚家庵日伪向新坝增援时,在姚家渡又遭我民兵游击队截击,毙俘日伪军十五名。之后,二千余民兵又集结于新坝据点四周继续进行袭扰和围困,迫使日伪于28日撤离据点。7月31日,四安区游击队化装潜入南通城,缴了伪第七警察分驻所步枪七支,使日伪恐惧至极。8月22日,三余区仅有五支步枪的一支乡游击队,活捉了日军七人,创造了游击队活捉日军的最高纪录。在我军民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下,日伪的“清乡”步骤完全被打乱,故而惊恐万状。伪方人员更是悲观厌战,军心涣散。在这种形势下,我军民进一步开展了政治攻势,促使敌营人员弃暗投明。1944年底,二甲镇“清乡”警察中队三个分队,由分队长率领,打死伪中队长,全部携械向我投诚。7月间,南通县七个伪区长同一天“辞职”。金沙区半个月中就有八十五个伪乡、保长向我自新。
1944年夏、秋两次大规模的攻势,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妄图采用分散兵力,构筑梅花桩式的据点,达到全面伪化的阴谋,基本上收复了“清乡”中被日伪军侵占的地区,赢得了斗争主动权,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抗日烽火愈燃愈烈。到了1945年上半年,我军民一面坚持斗争,一面准备反攻。3月1日,县团团部机关和七连在北坎休整,准备投入新的战斗。这天下午,风雨交加。突然,一阵强烈的马达声呼啸而过,接着一架标有“太阳旗”的日本运输机出现在低空,摇摇晃晃地降落在三余镇以北十余里地的海滩上。县团康林团长闻讯后,立即改变转移计划,顶风冒雨,带着部队围攻上去。这架飞机上载的都是日海军军官,因天气恶劣而被迫降落。敌人以为降落在他们的“清乡”区,误把县团人员当作伪军。当他们弄清站在他们面前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时,十分惊慌,拚命顽抗。由于海滩是开阔地带,白天不便于接近敌机,一直激战到天黑,才将日军野中少佐、广獭大尉、阿部中尉、印钥少尉等军官二十四人全部歼灭,缴获“九六式”机枪两挺,以及其它军用品。
到1945年夏的江海大地,日本侵略者已经面临四面楚歌,全面溃败的末日局面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