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宝应西安丰镇寻访刘季平等父辈足迹

点击:时间:2025-02-13
宝应西安丰镇寻访刘季平等父辈足迹
刘 爽(刘季平之女)
 
今年九月我赴宝应(红枫园|苏中区党校纪念馆|刘季平住地旧址)
我女儿一早冒着瓢泼大雨去神州租车行租了车,开车151公里出发到宝应。
江苏省宝应县新四军研究会杨会长、吴宝海、陈以和、苗广远等接待我们。在红枫园先后参观苏中区党校纪念馆、中国红色货币展示体验中心,又到林溪参观苏中党校纪念碑,到张吉村看苏中行署办公旧址、苏中银行旧址、新四军三友酒厂。
苏中区党校纪念馆里处处有我父亲的身影。
苏中区党校纪念馆里的镇馆之宝,一个收藏家2万元收回来捐赠的,一张借条。新四军向老百姓借柴火的借条,还柴火时老百姓希望留下借条做纪念,借条就留在老百姓手里了。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捐赠,成了国家一级文物,是苏中区党校纪念馆里的镇馆之宝,中央党史博物馆开馆时,借去了这张借条。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捐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45年7月苏中出版社在芦苇荡编辑出版的),是国家一级文物,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接着我们冒雨到了林溪苏中行署旧址、新四军华中军械处第一总厂旧址、苏中解放区人民代表大会旧址纪念碑前在瓢泼大雨中仅仅拍了照,又回到校部,听陈以和老师讲了《苏中党校在林溪的峥嵘岁月》故事。
下着瓢泼大雨,我们找到季方伯伯、钱讷仁妈妈和钱季明姐姐的居住旧址。下车拍照时居然雨停了!
1944年4月~1945年3月的刘季平在西安丰张吉村8组住处旧址。时我母亲从常州家背着我(7个月大)来到这里,带着我在这里住了近一年。
西安丰镇张吉村8组的老党员曹仁友(现在年96岁),当年15岁,赶来见面,说记得刘季平的二女儿.跟我讲述了父亲在这里做整风工作的故事。
刘季平住地旧址前有一条小河。以前季明(季方伯伯、钱妈妈之女)姐姐常说:“我就是掉进你家门前的河里的,你妈妈告诉我,救我的是坐在你家门口晒太阳,抓虱子、管船的杨龙......
现在河边还有各种瓜果。
接着我们到宝应新四军研究会陈老师家里交流。陈老师是新四军抗日红色文化的研究学者和志愿宣讲人,已经79岁高龄,天天都录像讲抗战故事,进他家大门,院子里一面墙做了新四军东进背景图,晴天时演讲录像用;两个墙间的角落也有背景和桌子,是写讲稿和雨天时录像的地方。现在已经有700多个演讲录像!
西安丰旅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据陈以和老师介绍,西安丰镇境内共有抗战遗迹、旧地址58处。每一处都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军民鱼水情。虽然是行中瓢泼大雨不断,却是宝应稻田期盼多月的及时雨。
陈老师赋诗一首——
风带笑,雨含情,
一夜秋雨下不停。
风一路,雨一程,
风雨兼程才同行。
吉祥如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