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耄耋老人的新四军情结

点击:时间:2019-01-08
耄耋老人的新四军情结
 
2017年10月纪念新四军组建80周年之际,在革命老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建起了一座“念军亭”。凡是走过这座雄健秀美的亭子旁的人们,都要夸赞耄耋老人丁宪明心中那颗浓浓的新四军情结。
十总镇是抗战时南通地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带。85岁的丁宪明老师是十总镇骑岸居人,75年前,新四军陶勇的部队曾经在他家住宿了一段时间,他从小亲眼目睹新四军官兵的生活起居、开会、操练,那些军民鱼水的温馨情景和每次凯旋而归的热烈场面,总是常常萦绕在他的心头。
丁宪明老师是上世纪50年代南通师范毕业生,后函授大专毕业,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有着扎实的国文功底。见证共和国创立和发展的历程,他发自内心热情讴歌日新月异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先后有数百首诗词在地方报章上发表。他曾赋诗《我家住过新四军》,用自己真挚的情感热情赞颂人民的子弟兵:
一、     扎营
百姓古来都怕兵,那年我院扎军营。
嘘寒问暖多亲昵,结下军民鱼水情。
二、     唱歌
早唱歌来晚唱歌,一天到夜乐呵呵。
每逢开会先挑战,掌响一波歌一波。
三、     夜宿
哨子一吹全熄灯,营房里外寂无声。
往来如入无人境,夜静星稀到早更。
四、     晨练
日出东方火样红,练兵场上气氛浓。
龙腾虎跃刀光闪,刺杀声声震半空。
硝烟虽然远去70多年,但当年新四军将士的形象总常在丁宪明脑海中浮现。十多年前,他产生了用文字记载新四军在十总地区英勇抗战事迹的念头。为此,凭着儿时的记忆,他走村串户访问老年长者,翻查地方书刊摘录相关史料,经过数年笔耕,终于,一部反映十总地区抗战,有10余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沙地风雷》,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丁宪明自费印刷近千册赠送给学校和社区,人们读到这些鲜活的本地抗日斗争故事后,纷纷夸赞他作了一件大好事。各界人士的肯定,使他进一步认识到弘扬铁军精神的意义。不久,丁宪明又将此书加印数百册,赠送给附近学校的青少年阅读。
十总老区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1941年开始,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经常在这个地区流动办公,县长梁灵光在老区人民中留下极好的口碑。1942年夏至1943年春,苏中四分区党政军机关和新四军一师三旅部队先后驻在这里,一师师部曾设在骑岸老镇西街于家大院,粟裕师长常住宿在十总镇于家坝村陆成德大园。粟裕将军在这里运筹指挥的石港攻坚战和二窎谢家渡伏击战声震大江南北。在这块红色根据地里,新四军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英勇杀敌和爱民亲民的新四军给老区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丁宪明对新四军的敬崇与思念之情总是挥之不去,他琢磨着,为表达老区人民对新四军的感情,很有必要在十总建一座永久性的建筑物,以寄托老区人民的思念,同时也能加强对青少年铁军精神的传承与陶冶,为此,他积极倡议并自愿出资兴建“念军亭”。丁宪明的倡议得到了中共十总镇党委、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通州区交通运输局等方面的热情支持,他们在建设选址、提供场地、构筑道路、整治环境、勒石立碑等方面给了丁老先生多方面的帮助。终于,这件好事在去年10月,即新四军组建8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办成。
2017 年10月12日,中共通州区委、通州区政府在“念军亭”前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新四军组建80周年暨‘念军亭’揭牌仪式”。参加活动的新四军老战士和当地的干部群众在“念军亭”前流连忘返,纷纷夸赞丁宪明老先生的善举。听着少年儿童朗诵的当年新四军歌曲的歌词,抚摸着自己胸前由少先队员敬献的红领巾,望着嵌在亭内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匾牌,再想到一个埋藏在心头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丁宪明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陆子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