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从抗大九分校的办学特色看铁军精神的传承

点击:时间:2019-12-15

从抗大九分校的办学特色看铁军精神的传承
 
抗大九分校,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的简称,抗大九分校旧址位于启东东南中学四合院。该校前身为清末状元张謇于1920年所建的垦牧高等小学,简称垦牧校。抗战爆发,南通沦陷后为了坚持抗日教育,通州师范学校(即今南通师范)于1938年8月迁于此,故又称通师侨校。1942年2月,粟裕率新四军一师师部驻扎于该校,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反“扫荡”、反“清剿”斗争,开辟、建设、巩固、发展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42年5月,抗大九分校在东南中学四合院成立,粟裕、陶勇、钟期光、季方、顾尔钥、梁灵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播撒革命的火种。抗大九分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充分体现了新四军的铁军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了铁军精神,学校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党政军人才,被誉为“黄海之滨的红色摇篮”。
 
一、创办抗大九分校的历史背景
1941年底,日军集中兵力向新四军一师师部驻地进行重点扫荡,疯狂寻歼一师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粟裕率新四军一师东进启海,与先期到启的三旅旅部汇合,开展游击战争,伺机打击敌人。
1942年的春天,新四军一师师部进驻海复。当年,四合院里聚集了垦牧校、通师侨校和新四军一师教导大队的青年人。这是一支新生的抗日力量。粟裕师长、陶勇旅长和夏征农、顾尔钥等革命前辈,多次亲临四合院,召开军事会议,检阅抗日队伍,接见爱国人士,组织军民联欢,激励莘莘学子,点燃革命之火。
五四青年节那天,通师侨校的学生在一师师部教导大队的帮助下,举办了运动会,参加的还有战地中学等多所学校师生。粟裕参观了运动会,并深入学生中深入交谈。当天晚上,一师师部在通海垦牧公司广场上举行盛大的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粟裕作了认清形势、团结抗战的重要讲话,还同大家一起观看了一师三旅服务团演出的《大红灯》等宣传抗日救亡的精彩节目。5月17日,粟裕参加了通师建校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并在会上讲话,师生深受鼓舞和教育。
也就是在这个四合院里,诞生了著名的苏北抗大九分校。1942年5月,新四军一师根据华中局的决定,将抗大苏中大队正式改为抗大九分校,粟裕师长亲自担任校长,刘季平担任副校长,张日清担任教育长,谢云晖担任政治部主任。学校设军事队、政治队、参谋训练队、青年学生队、地方武装队、电台训练队、会计培训队等7个队,另附设一个医务干部训练队,全校教职员共600余人。九分校对学生集中进行军事、政治、文化教育,讲授游击战术是军事教育的重点,许多启海青年和垦牧学生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二、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助推了铁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一面战斗,一面学习,用战斗保卫学习,这是抗大九分校办学的最基本的特色。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抗大九分校一直处于频繁战斗、高度流动的状态,学员们一面行军战斗,一面坚持学习。当日伪大举“扫荡”的时候,学校主要是行军作战,但也不放松学习,利用有利时机学习;当“扫荡”间隙或情况比较稳定时,主要进行教学,但也不放松日常的战备工作。在日伪军大规模扫荡的情况下,抗大学生白天上课,晚上转移,和军民并肩冲锋在抗战第一线。1942年5月底,盘踞在启东吴仓港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范巧林部,和日汪勾结一起。他们不打鬼子,专搞反共摩擦,破坏抗战,欺压百姓,民愤极大。粟裕决定除掉这个祸患。当时粟裕身边只有3个连,兵力不足,特派抗大九分校三中队参战。6月3日晚,抗大三中队袭击汇龙镇伪军成功后,又冒雨奔袭吴仓港范部,在其他7个连队的配合下,经过40分钟的激烈战斗,生俘范巧林部200余人,缴获敌人电台一部和全部枪支弹药。这一仗为开辟启东东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校实行“学习集体化、生活军事化、行动战斗化”,从出操、跑步、站岗、放哨、到上课、打靶、投弹、急行军,练就一身虎气。各级干部、教员更是身教重于言教,吃苦在先,为学员作表率。他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缺乏教材自己编写,没有课本自己油印,没有教具自己制作,解决教学用品不足。
抗大九分校对学员集中进行军事、政治、文化教育。
政治教育分一般的政治课和整风学习两个方面。前期主要是一般政治课程,后期主要是整风学习。政治教育除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外,主要是进行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整风学习的方法主要是学习整风文件,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进行反省、自觉清理非无产阶级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人生观。
军事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员对游击战术的运用和组织指挥能力,着眼于使具有实践经验的学员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提高军事素质。讲授游击战术是军事教育的中心。军事教育的主要方法是课堂讲授、示范动作、操场训练、野外实习。并结合战例尤其是学员自身经历,总结和交流经验。教学中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把主要时间放在做实际动作和野外演习上。
文化教育主要是集中时间学文化。对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进行扫盲:对初小水平的进行语文、算术、自然、历史等教育;对少数文化稍高的进行阅读、写作指导等。
抗大九分校留驻四合院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通师侨校、通师二附的师生联合举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传播真理,宣传抗日,密切了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显示了人民军队的士气与力量,给广大民众莫大的鼓舞。
1942年5月4日,新四军一师师部与启海行署在四合院操场举行纪念五四运动二十三周年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启东中学、海门战地中学、继述中学、能仁中学的全体师生以及海复小学、临近小学的教师和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粟裕师长、钟期光主任、通师侨校于敬之校长、反战同盟代表分别在纪念大会上讲话。配合纪念活动,通师侨校开展了作文、数学、演讲、歌咏、球类比赛,粟裕师长亲自为获奖师生颁发纪念品。活动连续进行了三天,盛况空前。
5月17日,通师侨校在四合院庆祝通州师范学校建校四十周年。参加庆祝大会的有粟裕师长、苏中四分区司令员兼四专署专员季方、南通县县长梁灵光、海启行署主任顾尔钥、海启行署文教科长江树峰等。庆祝会由于敬之校长主持,粟裕师长致词,季方讲话。会后于敬之校长、顾怡生教导主任陪同粟裕、季方等首长参观了通师校史展览。晚上一师文工团和侨校师生同台演出了一场精彩的文娱晚会。
“1942年3月至12月在抗大九分校学习的那段时间,是我革命生涯中,斗争最复杂,环境最恶劣,战斗最频繁、物质最困难,生活最艰苦的一段经历。那年我刚满17岁。恶劣环境的考验,锻炼了我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艰难生活的磨练,培养了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树立了奋斗终身的革命理想。”抗大学员唐景雄在深情回忆1942年新四军抗大九分校的学习生活时这样说道。
抗大九分校在近3年的时间内共培养3000多名军政干部,这批干部成为党和军队的栋梁之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抗大九分校独特的办学模式有效地传承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等精神得到大力弘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四军铁军精神。
    
三、抗大九分校转移与铁军精神延续
1943年开始,日军对苏中反复“清乡”,斗争形势十分严峻。1月上旬,苏中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一师决定,抗大九分校南下苏南,前往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驻地溧水地区。2月中旬,九分校和苏中党校全体人员分批乘船南渡长江,又通过运河和铁路封锁线,到达茅山西南溧水地区的里佳山、云鹤山一带,胜利完成了从苏中到苏南的转移。
1944年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苏中抗日根据地,培养抗战建国人才,以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决定,在抗大九分校的基础上,创建苏中公学。1944年6月1日,苏中公学在江苏宝应县金吾庄开学。苏中区党委书记、新四军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苏中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兼任副校长,张藩任专职副校长、校委会书记,夏征农、梅嘉生先后任教育长。1945年8月,夏征农任校长。苏中公学共办5期,有44个学员队,每期学习6个月,共培养输送4000余名干部。1946年5月,苏中公学与雪枫大学(原抗大四分校)、苏浙军区随营学校合并为华中雪枫大学,成为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
抗大九分校的创办与历史贡献,是所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成功办学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壮大的一个缩影。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无数革命青年进入抗大学习,抗大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数易校址,以革命的熔炉教育培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干部和爱国青年,他们学成之后奔赴各个抗日战场,担负起民族革命即驱逐日本侵略者的任务。正是这千千万万个优秀新四军将士用他们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丰富并发展了值得我们后人代代珍惜、代代传承的铁军精神。我们今天的责任就是要让铁军精神在我们这个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供稿:王平
主编:王茂华
编辑:蒋玉武
关闭